2017中国国际乳业合作大会,生命早期科学”营养与健康”内容精粹
一、生命最初 1 000 天是机遇窗口期,影响婴幼儿未来健康
过去,非传染性的慢性疾病被解释为由成年期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母亲在怀孕期间营养不足或者过剩,以及婴幼儿饮食里的脂肪和糖分结构不合理都会增加其成年后患慢性疾病的风险。
从母亲受孕成功的第一天到孩子2 岁是发育关键期,该时期具有和其它生命阶段不同的独特之处。在出生后的最初几年里,婴幼儿生长速度是惊人的,也是最快的,3 岁时身高增至出生时2 倍,体重增至出生时5 倍,3 岁以内大脑每天增加1 克。而且在最初1 000 天中,器官的功能,如大脑的认知发育,以及身体各个系统和器官都在发育过程中。怀孕的过程也是婴幼儿发育的一个阶段,但当小孩出生时,他们还没有发育完整。如免疫系统的功能是在人的一生中逐渐成熟的,决定免疫系统发育的因素就在生命最初1 000 天里。科学研究证明,生命最初1 000 天是对人体器官代谢系统进行编程的一个过程。如果在最初1 000 天中采取措施,将能够影响生命的后期阶段乃至一生的器官代谢系统,器官代谢系统在胎儿时期形成之后,在整个一生中都不会变化。所以如果在最初1 000 天进行干预,会对之后的生命健康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生命最初1 000 天是一个机遇窗口期,是能够改善婴幼儿未来发展成长路线的重要阶段。在婴幼儿时期行一些小的行为改变,能够给婴幼儿未来健康带来很大的改善,能够改变婴幼儿的整个健康曲线,即生命早期的成长、发育和健康状况决定着婴幼儿未来的健康。
二、生命最初 1 000 天既要营养又要安全
婴幼儿时期的营养非常重要,对其身体的生长、关键器官和大脑智力的发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婴幼儿的营养需求和成人是不一样的,所需要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量是不同的,如婴幼儿需要的铁是成人的5.5 倍、钙是成人的4 倍、必需脂肪酸是成人的3 倍等。同时,食物的质量安全也非常重要,因为婴幼儿胃容量小,身体重量小,一些有害成分,如污染物、重金属对其的危害比成年人更大。因此,在生命最初的1 000 天里,食物的营养成分和质量安全都非常重要。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院长孙锟
生命早期1 000 天的营养不良造成的后果是不可逆的,但却可以预防。生命早期1 000 天分为均衡营
养孕期(280 天)、6 月龄内母乳喂养期(180 天)7~24 月龄辅食添加期(540 天)。0~6 月龄婴儿乳喂养指南:在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有0~6 月龄婴儿母乳喂养指南,需要注意五点:一是一定让婴儿吃到初乳,即母亲分娩后7 天内分泌的乳汁,其90%是乳清蛋白,氨基酸模式最接近婴儿需要,含有丰富的免疫活性物质及种类繁多的低聚糖(益生元);二是顺应喂养,即顺应婴儿胃肠道成熟和生长发育规律,从按需喂养到规律喂养模式递进;三是每日补充维生素D3,不需补钙;四是及时补充维生素K;五是每半月测量一次婴儿身长和体重。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继续母乳喂养,满6 月龄添加辅食;从富含铁的泥糊状食物开始,逐步添加,达到食物多样化;提倡顺应喂养,鼓励但不强迫进食;辅食不添加调味品,尽量减少糖和盐的摄入;注重饮食卫生和进食安全;定期监测体格指标,追求健康生长。
需要添加辅助食品的原因有:补充母乳中营养素的不足,增强消化机能,促进神经系统(味觉、嗅觉、触觉和视觉)发育,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添加辅食的顺序是:首先添加谷类食物(如婴儿营养米粉),其次添加蔬菜汁/泥,然后水果汁/泥,最后添加动物性食物(如蛋羹、鱼、禽、畜肉泥/松等)。建议动物性食物添加的顺序为:蛋黄泥、鱼泥(剔净骨和刺)、全蛋(如蒸蛋羹)、肉末。
辅食添加的原则是:每次添加一种新食物,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辅食种类;由半固体食物逐渐过渡到固体食物。建议从6 月龄时开始添加半固体食物(如米糊、菜泥、果泥、蛋黄泥、鱼泥等);7~9 月龄时可由半固体食物逐渐过渡到可咀嚼的软固体食物(如烂面、碎菜、全蛋、肉末);10~12 月龄时大多数婴儿可逐渐转为以进食固体食物为主的膳食。逐渐让婴儿自己进食,培养良好的进食行为。
▲中日友好医院副主任技师 李晓雯
互动环节论坛现场
问题:不满 9 个月的婴儿腹泻严重,医生建议补充一些益生菌。益生菌是否有副作用?建议长期吃吗?
李晓雯: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也没有建立一个非常完善的免疫系统,食用一些益生菌可以帮助婴幼儿迅速建立一个正常、健康的肠道环境。益生菌是厌氧菌,需要通过准确把控数量来发挥作用,消化道是有氧系统,因此要一次吃够量,并持续食用一段时间,而且应尽量和食物搭配,减少胃酸对益生菌的杀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