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中的《出埃及记》第3章第8节,上帝对摩西说的:“我下来是要救他们脱离埃及人的手,领他们出了那地,到美好宽阔、流奶与蜜之地,就是到迦南人、赫人、亚摩利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之地。”这里“流奶与蜜之地”就是当时的迦南地,也就是现在的巴勒斯坦地区,肥沃美好的土地;这里流的奶,也就是“羊奶”。
山羊是最早被驯养的动物之一,可以追溯到大约公元前6000到7000年,它的性情温顺,好动,喜欢干净。羊奶是人类的主要乳源之一,全世界大约有一半左右的人口食用羊奶,欧美等发达国家和中东地区的穆斯林国家都很重视食用奶山羊及其奶制品。
在西方《圣经》文化中,羊是神圣、伟大、尊贵、奉献的象征,而且直接被指称为上帝之子耶稣。而羊奶,更被视为纯净、美好的食物,可以洗涤人在尘世间的烦恼与罪恶。在西方,羊奶被视为奶中珍品,贵族奶。
而在古老的东方,羊与华夏民族的联系源远流长。羊是与上古先人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动物食物,羊伴随中华民族步入文明,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发展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影响着我国文字、饮食、道德、礼仪、美学等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羊的个性也使之成为人们喜爱的对象。先秦时期,人们对羊的个性有两个归纳:善良知礼;外柔内刚。羊“跪乳”的习性,被视为善良知礼,甚至被后世演绎为孝敬父母的典范;外柔内刚也被引申出许多神圣的秉性,如传说的始祖皋陶敬羊,《诗经·召南》中也有“文王之政,廉直,德如羔羊“。
在被称为神奇医术的中医中,羊奶以其性温,味甘,和气,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药王孙思邈、唐代名医孟诜、药圣李时珍等,都在其著作中专门讲解过羊奶的药用价值。
唐代孙思邈在其所著《备急千金要方》 卷十六胃腑方中提到“治病患干呕方”∶取羊乳汁,饮一杯。
唐代孟诜的《食疗本草》中卷也提到“羊乳补肺肾气,和小肠。亦主消渴,治虚劳,益精气。合脂作羹食,补肾虚。同时羊乳治卒心痛,可温服之。”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羊乳的药用功效就提得更为详尽:润心肺,治消渴(甄权)。疗虚劳,益精气,补肺、肾气,和小肠气。合脂作羹食,补肾虚,及男女中风(张鼎)。利大肠,治小儿惊痫。含之,治口疮反胃,小儿哕及舌肿。
西方对羊奶的研究,也证实了羊奶药食同源,对人体有多种好处。
British Journal ofNutrition(英国营养学杂志)2006年卷研究结论:羊奶对胃肠杆菌等细菌有抑制作用;
Journal of DairyResearch(乳业研究杂志2001年)上发表的论文研究结论则是:建议消化不良患者喝羊奶。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羊奶药食同源,是健康养生的潮流选择。
羊奶虽好,却不适合3岁以下的婴幼儿直接食用。这是因为,鲜羊奶中叶酸含量较少,容易引起婴儿发生巨幼细胞性贫血。为此,食品工程的技术专家借鉴了配方牛奶粉的经验,创新研发了婴幼儿配方羊奶粉,使其更为接近母乳,满足婴幼儿的生长发育需求。
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根据适用人群延展配方。根据不同年龄段人群对营养的不同需求,在鲜羊奶中特别添加或强化某些营养元素,儿童配方羊奶粉、女士配方羊奶粉、中老年配方羊奶粉、孕妇配方羊奶粉、乳酸菌羊奶粉等系列成人羊奶粉由此应运而生。其根据目的,在保留鲜羊奶原有营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营养素结构,使其更好地满足人们的营养需求。
“世界羊奶看中国,中国羊奶看陕西“,陕西作为中国羊奶产业的发源地和集大成者,未来必将成为国产乳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近几年持续增长的市场份额,也充分证明了羊奶粉日益深入人心。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真正受消费者欢迎和喜爱的产品,才是好的产品,才有好的未来。
炼乳——麦乳精——配方奶粉,自然原生态与现代科技的融合,每一步都是一个历史的进步,推动了一个时代的发展。同样,从羊奶到羊奶粉,不仅仅是一个液态到固态粉末的过程,更是人类智慧的体现,它的出现是历史所趋,它的未来必将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