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对人体的危害
造成消化道损伤
“酒肉穿肠过”,喝下去的酒会直接刺激我们的消化道,破坏我们的消化道粘膜防御系统,引起口腔黏膜炎、咽炎、食管炎、胃炎、肠炎,引起消化道黏膜组织水肿、糜烂、甚至出血、坏死。门诊中不乏大量饮酒会诱发胃出血、慢性肠胃炎等疾病的病人。
同时,大量或者长期饮酒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有害菌过度生长,产生大量内毒素。有害菌和内毒素对肠粘膜进行攻击,导致肠粘膜的屏障损伤,影响了肠道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酒后会造成腹泻或者便秘症状的出现,有些人会持续多天。甚至会发展成为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等,久治不愈。
伤肝
喝酒伤肝这件事相信大家都知道,一次醉酒相当于一次急性肝炎。饮酒能引起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硬化等,一个比一个严重。 据悉,如果一个人每天喝酒超过150g,那么1年厚就可患酒精性脂肪肝,16年就可能发展成酒精性肝硬化。
饮酒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增加肠道通透性,使细菌来源的内毒素大量释放出来,引起血液内毒素增加,肝脏是我们的解毒器官,内毒素并在肝脏中累积,超出肝脏的清除能力,导致肝损伤。
说到酒对人体的危害,消化系统首当其冲。此外,酒对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的危害也很严重。
酒,在消化器官中吸收得非常快,进入体内的酒精,大约20%被胃、80%被小肠吸收,溶入血液中,被运往全身各处。如果胃里有食物,酒精被送往小肠的速度就会减缓。如果胃里没有东西,酒精在胃肠内吸收的速度会加快,不久,血液中酒精浓度就会急剧上升。酒在胃部会干扰黏膜层,刺激胃酸的分泌,同时有引发胃溃疡的危险;酒能干扰脂肪的消化,导致脂肪性腹泻;约有20%的酗酒者患有脂肪肝、肝炎,严重者发生肝硬化;影响营养素的消化,引起胰腺炎;酒精会抑制小肠黏膜酶的活性,干扰主动运输,减少营养素的吸收,导致营养不良;酗酒者,尿液中的氨基酸及矿物质流失增加;酒精能促使大量的水溶性维生素流失,导致维生素C和维生素B族缺乏症的出现,如坏血病及口腔溃疡等症;长期饮酒者,夜间视力会下降;长期饮酒,肌体免疫力会下降;酗酒,容易引发心脏病、脑中风;饮酒,会引起大脑萎缩。
乳酸菌,护肠胃又保肝
乳酸菌的健胃整肠作用非常好,首先,补充乳酸菌能够抑制肠道中有害菌的生长,使被酒精破坏的肠道菌群尽快恢复平衡,减少有害菌内毒素对肠粘膜的攻击。其次,乳酸菌还能降低肠粘膜促炎性子的表达,减低肠道炎症。英童乳酸菌奶粉,经过发酵后,含有高活性的有益菌,并且还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易于吸收,是我们肠道健康的守护神。